得罪夏金桂,很重要吗?
是的,很重要。虽然那个时代,小姑子的地位是高于嫂子的:被称为“娇客”,可以和长辈一起坐着吃饭聊天,而嫂子、媳妇只能站着侍候。但,小姑子和刚过门不久的新嫂子闹意见,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。
在宝钗这里更甚。她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和舆论基础,连大观园的粗使婆子都不愿得罪;连“万人嫌”的贾环都刻意笼络;和黛玉心病已久,一旦退出爱情竞争,马上努力修复关系。从这些行为来推测,她当然不愿得罪夏金桂。
可是,得罪夏金桂虽然重要,能比薛家的体面更重要吗?
夏金桂为了争风吃醋,诬陷香菱魔魇她,挑唆着薛蟠打香菱。薛姨妈当然知道香菱是冤枉的,更知道夏金桂是“‘宋太祖灭南唐’之意,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’之心”。于是一气之下,提出找个人牙子卖掉香菱——牺牲无辜的香菱,只为家庭稳定。
这时候只有宝钗是冷静的:“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,并不知卖人之说,妈可是气的糊涂了,倘或叫人听见,岂不笑话。”那样的贵族之家,要慈善宽厚的名誉,不肯“卖人”。就是王夫人那样气晴雯,也“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”,在晴雯死后还要循例赏十两烧埋银。王熙凤那样吃醋,对贾琏的两个婚前屋里人,也是“寻出不是来,都打发了”,是送到外面嫁人,而不是卖给人牙子。
那么,薛姨妈为什么要卖掉香菱,而不是“打发了”、找个合适的人家嫁掉呢?就是缓不济急。要找人发嫁,总得寻找合适的人家;找到之前,香菱还在薛家住,还可能引起薛蟠与夏金桂的矛盾。薛姨妈不想这些麻烦,所以虽然承认“这丫头服侍了你这几年,那一点不周到,不尽心?”,也不相信香菱真会魔魇夏金桂,却宁可卖掉香菱。毕竟夏金桂是少奶奶、是正妻,身份地位远不是香菱这样一个侍妾可比的。
事缓则圆,这样仓促的决定未免考虑不周。委屈香菱是薛姨妈知道的,她却没意识到对家庭声誉的损害。于是宝钗急忙救场劝阻,不让“咱们家”被人笑话。
宝钗当然解决不了夏金桂和薛蟠的夫妻纠纷。正如续书里写的:“我们屋里老婆、汉子、大女人、小女人的事,姑娘也管不得。”宝钗所能做的,就是缝缝补补:把香菱带到“园内”,“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”,斩断了与薛蟠的关系,不再做夏金桂的眼中钉。
这里作品有个漏洞:在抄检大观园之后、薛蟠娶亲之前,宝钗已经搬离了大观园,“回家”去了。这时香菱跟着她,怎么又能“到园内去”?
虽然不进大观园,但香菱跟着宝钗,多少算是个护身符,夏金桂再泼悍,也不能去欺负宝钗的丫鬟。可是这样的日子能长久吗?过几年宝钗出嫁,能带着香菱吗?做丫鬟可以不计较她的“弃妇”身份,反正是自己家的事儿;做陪嫁丫鬟,也能要个弃妇吗?
到那个时候,如果香菱还没死,只能留在薛家,服侍薛姨妈。而服侍薛姨妈,就不免于薛蟠夏金桂朝夕相见。即使薛蟠没有,夏金桂也会脑补出“旧情复燃”的情节,从而加倍迫害香菱。
“自从两地生孤木,致使香魂返故乡。”香菱的小命儿,终究要断送到夏金桂手里。
景盛配资-全国配资炒股门户-股票配资交流-炒股配资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