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蹲在小区门口的石墩上,手指头划拉着手机屏幕,突然咧开嘴乐了:"嘿!天津这回给咱发二百块钱!"旁边下象棋的老李头棋子一摔,凑过来直咂嘴:"还是现钱实在,能割两斤排骨解解馋。"
今年的八一慰问金来得比往年都实在。天津的战友们领到红彤彤的钞票时,有人当场就抽出一张往菜市场跑。困难家庭多拿的那二百块更是个暖心窝子的操作,就像寒冬腊月里突然有人给你披了件军大衣。浙江平阳那边更阔气,八百块的补贴砸下来,听得隔壁省的战友直咽口水——这差距,活像新兵连时班长碗里的红烧肉总比大伙儿多两块。
物资发放也整出了新花样。湖北发的拉杆箱让转业当司机的老王直拍大腿:"早两个月发多好,上回出差还用编织袋装西装呢!"双肩背包往身上一挎,活脱脱还是当年紧急集合的架势。四川中江的菜籽油金灿灿的,配着印有军徽的礼盒,老班长们拆包装时手都在抖,这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纪念章实在多了。
最让大伙儿竖大拇指的还是就业培训。电工班开课那天,三十多岁的老兵们坐得比新兵连还端正,笔记记得密密麻麻。结业时直接和本地企业签合同,这操作比发十桶油都管用。有个退伍汽车兵靠着汽修培训证,愣是把街角快倒闭的修理盘活了,现在铺子里还挂着"军人优先"的牌子。
当然也有让人挠头的事。同是当过兵的,有的地方领八百,有的才两百,这差距快赶上南北方的豆腐脑甜咸之争了。发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,有的整套餐具,有的发电动剃须刀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军民融合展销会。有个老兵打趣说:"咱不求东西多金贵,就怕下次发个智能马桶盖,我家平房还没厕所呢!"
精神慰藉这块儿也有新招数。红色研学活动里,五十多岁的老兵带着孙子重走长征路,把小朋友听得眼睛发亮。战友聚会时炊事班出身的老刘露了一手,大锅菜炒得香飘十里,不知道的还以为部队又来拉练了。这些热闹背后,是越来越多地方开始琢磨:光给米面油不行,还得给老兵们找回那股子精气神。
看着各地不同的慰问方式,就像连队里不同性格的战友——有实在人,有急性子,也有慢工出细活的。但甭管是现金还是物资,最重要的是别搞成"一阵风"。有个老兵说得在理:"咱不图过节当明星,就盼着平常日子有人惦记。"这话实在,就像军用水壶里的凉白开,看着平淡,关键时刻最解渴。
眼下最让大伙儿期待的是,明年会不会有更多地方学浙江平阳的豪气?或者整出更对胃口的新花样?有个刚退伍的小年轻开玩笑:"发对象咱不指望,能给整个'退役军人优先'的相亲角就成!"这话引得老兵们哄堂大笑,笑着笑着有人抹了把眼睛。这些笑声里,藏着多少只有穿过军装的人才懂的期待。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景盛配资-全国配资炒股门户-股票配资交流-炒股配资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